34所自划线院校是什么?C9是什么?
不少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于这类定义还是十分不了解。
其实这类都代表着这类大学层次的划分,要择校的你搞了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花十分钟来看看吧~
01
34所自划线院校
"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
学校依据考试报名自己学校考生的状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能了。
【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复试时间早,便于调剂
一般而言,"34所"因为分数线公布得早,其复试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对于考生来讲,这个时间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
譬如A考试报名"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学,在3月十日了解自己未能达到北大的自划分数线后,就可着手进行调剂,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学生要在3月25近日后,了解自己是不是能过国家线,方能着手进行调剂。
(2)借助"反差类"院校和专业
"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考试报名困难程度会大一些。
但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特别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科类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即便是其优势专业,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3)中西部区域
考试报名困难程度相对低从地域上看,"34所"自划线高校里面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区域高校要比中西部区域高校相对难考一些。
譬如,同样的专业,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甚至四川大学要比东部区域的同济、东南相对好考一些,但这个"好考"也是相对的,要看具体的专业。
以下是34所自划线学校的名单:
"985"院校
985工程是国内为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推行的一项计划。现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
(1)可以考虑5所非自划线的院校
“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上文中的"34所"自划线高校,这就意味着“985”高校中有5所并不是自主划线的高校,而是根据国家线来划定其复试分数线。
这也是考生需要引起注意的,自划线一般都要远高于国家线,考试报名人数也不少,所以"34所"的角逐更大一些。
既需要考试报名“985”高校又期望角逐没那样大,可以把目的瞄向这5所高校。
(2)这5所学校是:
C9
刚开始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确觉得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获得教育部18亿元的拨款,之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申请进入“985”,使得第一批的“985”高校形成了2+7格局。
C9在一定量上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最顶尖实力。
04
"211"院校
“211”的意思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类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2011年,“211”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国内的不少顶级大学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虽然大多未明文规定招聘对象的出身,但不少高校在实质操作中需要本硕博的学校中需要至少一个“211”两个“985”。
所以,将来有志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同学,要考虑在211/985院校读硕博研究生。“985”高校全部都是“211”高校,“211”不一全是“985”院校。
05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
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间还有一些学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高校,这类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普通的“211”高校之间。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项目高校从是“211”建设的学校但不是“985”工程建设的国家里央部委直属学校中选择。
(1)特点专业有优势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建设项目主如果在行业特点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革新平台,以解决国家和行业进步急切需要的重点范围和重大需要,从而大力提升建设学科的科技革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塑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2)“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高校名单(24所)
06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
只有国家里央部委直属的“211”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
在这里有必要理清"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定义,其实在“985”“211”时尚之前,这个定义引用率非常高。
中央部属高校是中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国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其中教育部直属的最多,有75所。
其他部委直属的都比较少,最多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最少的仅有1所,如外交部直属的外交学院、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直属的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等。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并不是全部具备硕士招生资格,其中有一些高校是仅具备本科招生层次和专科招生层次的高校。
【奖助学金】
有不同对于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硕士的补助即国家奖学金了。
现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为每月1000元,各校对博士研究生发放普通奖学金时,原则上可按上述标准向下浮动200元;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为每月500元,原则上可按上述标准向下浮动100元。
07
副部级大学
这个只不过从高校校长的行政级别来进行划分。
有31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32所。
这对于学生没什么直接的影响,不过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看重程度。
这32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重点建设的大学(除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外)。
08
本1、本2、本三
其实这个划分是按高考考试录取批次来定的,在剖析考研考试报名高校时一般不需要这个定义,只不过考生处于惯性,一定量上还会这么剖析。
它对考研选择院校没太大参考价值,而且不一样的省份其对本1、本二高校的划分有所不同。
由于某个大学招生时所在的本科录取批次是由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依据当地招生工作的实质,与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习历史、生源状况和国家重点保障的学科等状况,经与有关高等学校协商后划分的。
09
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是指中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
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后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大学本科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1、本2、本三批次录取之前,大学招生分为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
目前大伙所说的重点大学一般指包含“985”大学在内的“211”大学和一些省属重点大学。
读完此文,相信你已经了解了学校的层次划分。在了解之后,是不是对考研目的院校的层次有了更深的认知了呢?
在有了更明确的目的之后,期望大伙好好复习,可以获得成功!